对政协石家庄市第十四届委员会 第四次会议第0283号提案的答复
曹迎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消费提振经济的建议”提案收悉,感谢您对石家庄市消费促进工作的关心,现就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2024年,石家庄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视察石家庄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对今年经济工作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经济总量过万亿、实现弯道超车冲刺之年、决胜之年的目标任务,坚持扩大内需,提振有潜能的消费,充分调动政府、 市场、企业等资源,优化消费供给,激发增长动能。
一、提振传统消费,发掘新型消费
一是积极推进夜经济建设。印发了《石家庄市2024年夜经济建设工作方案》,并于4月19日在裕华区欢乐汇举办了“2024年石家庄夜经济建设启动仪式”,联合农业银行通过“石i民”发放120万元夜经济惠民红包。截至5月15日,186家参与企业夜间延时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 累计开展活动1400余场次,夜间客流达368万人次,实现销售额27.3亿,夜间销售额8.5亿元。二是组织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印发了《2024年石家庄市促消费稳增长工作方案》,组织开展了2024石家庄跨年活动、2024年春节促消费、3月消费促进月、家电以旧换新和汽车以旧换新暨消费补贴等活动。同时,还推荐石家庄市必带必购品和特色产品, 参加“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河北站暨‘617欢购季’”活动,持续增强石家庄市必带必购品和特色产品在京津冀区域的知晓率,不断拓展消费市场。1-5月份,市财政安排5100万元,开展了汽车和家电等促消费活动,拉动消费约11.7亿元;各县区安排资金9000万元,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拉动消费约24.9亿元。全市特色商业街区累计开展活动900余场,吸引客流超8000万人次,销售额突破72亿元。三是积极开展电商促消费活动。印发了《2024年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工作方案》,举办了“河北 ·石家庄网上年货节活动”和“第六届双品网购节”,组织全市各电商平台、电商示范基地、电商重点企业和特色产品商户通过不间断的“连播”模式把全市品牌产品对外销售,通过助推百企千店万品上线、 直播带货优质特色产品、助力优质农产品上行、扩大网销活动范围、拓展特色消费场景、以旧换新等系列活动,积极创新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体验、释放消费潜能、助力消费升级。2024年第一季度,我市网络零售额达338.3亿元,同比增长13%。
二、持续完善配套建设,打造现代化消费新载体
一是加快推动商旅文体融合,打造多层次、多场景的特色化消费空间。不断完善商业街区配套服务和业态,加快业 态和品牌的更新迭代升级速度,通过举办美食文化节、历史文化体验、时尚文化旅游、休闲购物、创意集市等多业态融合的主题促消费活动,充分发挥段家楼、正太饭店、石美集、石钢工业遗址公园、正定小商品城夜市等新型消费场所和网红打卡地作用,重点围绕音乐、体育两大城市名片,继续办好摇滚音乐季、马拉松、夜经济、啤酒节、美食节等品牌活动,不断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2023年以来,我市创建了1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9个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及12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初步形成了高品质、多层次、多业态的石家庄特色消费品牌。二是提升消费环境,培育休闲消费聚集区域。以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新区等区域为重点,立足我市消费特色和商圈布局,进一步提升新百-万象城、北国-勒泰、长安万达、北国未来城等大型商圈品质,从提升商业质量、优化消费环境、建设智慧商圈、增强文化氛围、促进商旅文体多业态融合等方面,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标志性商圈。构建“餐饮+购物+娱乐+旅游”为一体的夜间消费聚集区,指导长安区、 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高新区分别培育2-3个商旅文娱多业态融合的高品质夜间消费聚集区;鹿泉区、栾城区、藁城区、正定县结合自身旅游、文化、消费特点,分别培育 1-2个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夜间休闲消费区域;其他县(市、区)各自培育1个以上夜间消费聚集区。三是大力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制定了《2024年石家庄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方案》,在巩固前两年建设的113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基础上,谋划再新建71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使全市生活圈总数达到180个以上,并将工作重心由数量增长 逐渐转变为生活圈品质提升,完善圈内业态、提升服务质量,积极申报国家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计划利用2年时间,实现主城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持续推动早餐工程建设,向社会公布了第二批40家早餐工程示范店名单,使我市早餐工程示范店门店数量达到70家,对更好满足市民早餐需求起到积极作用。四是常态化推进便民市场建设。为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满足市民便利化消费 需求,结合我市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和市区临建(违建)低端市场综合整治提升工作,简化便民市场审批手续,印发了《石家庄市推进便民市场建设工程实施意见》,常态化持续推进 便民市场建设工作,依据石家庄市商业网点布局实施规划,并根据实际需求,便民市场建设条件成熟一个,建设一个。鼓励采用公建配套设施、在具备条件老旧小区和符合规划具备国有建设土地使用权地块上新建、社会存量建筑改建和发展便民生鲜超市等灵活的方式稳步推进我市便民市场建设。五是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持续加强。2022以来,我市累计申请 中央财政支持资金1.29亿元,支持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乡镇商贸中心建设。截至目前,建设完成了8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05个乡镇商贸中心,2024年将新建或改造5个县级物流配送中心、53个乡镇商贸中心。通过县域商业建设行动项目的实施,补齐了农村商业设施短板、健全了农村物流体系,加强了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带动了农村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推动商旅文体融合发展,打造城市名片
一是加快建设“石字号”,培育国货潮牌消费新热点。
推动传承创新,加快建设“石字号”餐饮品牌,培育国货潮牌消费新热点,以红星饭庄、哈老太餐饮等老字号为重点,培育5到10家石家庄老字号企业,提升餐饮服务水平。将老字号与商业步行街、夜经济建设等工作相结合,举办全国2024年“以琳杯”石家庄地标美食赛、第七届全国名厨烹饪邀请赛、中国餐饮产业发展大会等在业内有影响力的赛事活动,推出我市特色名菜、地方美食,吸引京津消费者到我市聆听老字号故事、品尝老字号产品、传播老字号文化。二是挖掘文旅资源,不断激发文旅消费市场活力。优化“石家庄号”“正定号”空中宣传推广模式,推出石家庄文旅主题沉浸式地铁专列,冠名“红色西柏坡,多彩石家庄”高铁专列,着力打造空中与地面同步、线上与线下联动的立体化宣传平台。不断提升“摇滚之城”品牌影响力,以年轻市场群体为目标人群,通过推出多样化线路产品,线上补贴线下活动相结合的组合营销方式辐射更多消费人群。举办“文化旅游进高校”等系列活动,分四季推出文化旅游主题产品、精品线 路,赴多地开展文旅资源推介会,进一步叫响“红色西柏坡,多彩石家庄”文旅品牌。依托东方甄选石家庄专场,对全市名优特产和优质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宣传推介,相关宣传报道全网转发浏览量破2亿人次。三是用“流量”带动“增量”,打造特色品牌赛事。广泛开展“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将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地从体育场馆扩展至具备条件的景区、度假区、体育公园、商业中心等区域,推出“‘庄超’2024石家庄市五人制足球联赛”“2024年石家庄市全民三人制篮球联赛”“京津冀第六届滹沱河公开水域游泳挑战赛”“2024亚洲尾波滑水系列赛”等具有本地体育特色、大众喜闻乐见的都市体育品牌赛 事,将赛事活动带来的“流量”转换为经济的“增量”,打造商旅文体深度融合的消费新场景。
四、深入挖掘文体消费潜力,促进业态产品创新
一是积极探索旅游景区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路径。2023年11月1日,赵州桥景区放弃门票收入,免费向公众开放,首日客流量突破1.5万人次。今年春节期间,继 续推出汉服巡演、赵县鸣鼓节、篝火晚会等活动,8天共计接待游客32万余人次,日均超4万人次。 二是创新打造特色旅游产品。累计培育正定古城街区、火车头步行街等10个省级及以上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和湾里庙步行街、古栾水镇商业街等12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期间,各街区、景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出一系列精品活动:正定古城掀起“古装打卡”春游国潮风;抱犊寨景区打造“读”享时光、国潮穿越、围炉煮茶等场景;龙泉古镇精彩上演《韩信-背水一战》《石门往事》等近百场沉浸演艺,让游客在身临其境中领略文化魅力。三是打造“音乐+体育”名片。进一步扩展“Rockhometown”品牌影响力,组织举办石家庄摇滚音乐演出季、全国街舞大会等品牌演艺活动,鼓励引进或举办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推出“演艺+旅游”“音乐+旅游”经典旅游线路和优惠政策,唱响“RockHomeTown”、“石在有戏”戏剧、演艺品牌。坚持活动牵引、文化赋能、旅游带动,依托摇滚演出季、“三人制篮球”“五人制足球”、石家庄马拉松等系列品牌活动,发布体育+旅游、音乐+旅游、演艺+旅游等旅游精品线路,推出酒店、景区优惠政策,扩大石家音乐、体育旅游IP影响力,不断提升石家庄休闲消费。
五、积极打造低碳消费场景,引导绿色消费
我市积极引导绿色商场建设,不断推动各大商圈提档升级,建设了一批提供绿色服务、引导绿色消费、实施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商场,加快推进绿色流通、绿色消费发展。勒泰中心、万达广场裕华店、北国奥特莱斯、海悦天地、北国先天下、万达广场长安店、华润万象城等卖场已经进入全国绿色商场示范创建名单,占全市大商场比重约60%,绿色商场示范引领效应不断扩大。同时,还组织开展家电和汽车以旧换新活动,大力推广智能、环保、节能的新产品,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进入百姓生活,北国电器携手家电生产企业开展以旧换新行动,旧家电可以跨品类、跨品牌换新;苏宁易购通过在线回收系统、规范化作业流程,确 保了家电回收流程的高效、规范、透明。家电生产企业、互联网平台也纷纷加入回收行业,探索“互联网+回收”"回收企业+处理企业回收”等新模式,通过循环再利用推动产 业生态绿色发展,进一步健全流通体系建设。据统计,1-5 月,我市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7.0%,能效等级为1级或2级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8%,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1.9%。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8.8%。
五、下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活跃和扩大我市消费市场,促进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持续打造新消费场景,不断优化消费环境,助推经济增长。
一是持续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进一步夯实文旅、商务、体育、住建等部门协调联动、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围绕“旅游+演艺”“旅游+文创”“旅游+非遗”“音乐+体育” 等内容,充分发挥段家楼、正太饭店、石美集、石钢工业遗址公园、正定小商品城夜市等新型消费场所和网红打卡地作用,深入推进文商旅体多业态融合,继续开展“摇滚音乐季”、马拉松、夜经济、啤酒节、美食节等品牌活动演出活动,打造高品质、多层次、多业态的石家庄特色消费品牌。二是充分挖掘、整合石家庄老字号、特色美食、特色农产品等优势资源,举办美食文化节、历史文化体验、时尚文化旅游、休闲购物、创意集市等多业态融合的主题促消费活动,打造多业态融合的消费新场景。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联合营销活动,加强客源互送,市场共建。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宣传矩阵和各类新媒体平台,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积极培育一批精品旅游民宿,促进民宿产业品质化、特色化发展。着力推动正定古城创建国家 5A级旅游景区,打造一批主题突出、业态丰富、设施完备的 4A级旅游景区;储备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3A级旅游景区。对接京津游客需求,高标准开发乡村游乐、冰雪运动、房车露营、生态观光等京津周末特色旅游产品,打造成为周末游首选目的地。四是依托我市“体育”和“摇滚”两张城市名片,将2024年石家庄秋季购物节、2024年电商购物节和开展千企万店迎双节等促销活动与各种展会、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结合起来,打造高端精致的消费场景,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到我市休闲购物、旅游观光和消费体验,感受到实在的石家庄、时尚的石家庄,全力促进商旅文体多业态融合发展,为我市经济增长贡献力量。